上一页|1|
/1页

主题:截止2006.8.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背景资料

发表于2006-08-04
一、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背景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1994年至2005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20.6%的速度增长,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8.63亿元(是浦东的76%),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70多家在新区投资。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重视滨海新区发展,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时就指出:“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的荒地,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先后对滨海新区的发展作过重要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


二、 天津滨海新区的地域、人口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天津滨海新区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以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对外,滨海新区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置身于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大量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地势、海洋资源等,同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在1993年建成区110.8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面积350平方公里,2002年底建成区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
重点规划建设的350平方公里,包括:
三个功能区: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全部;
三个行政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城区部分;
海河下游冶金工业区:东丽区无瑕街、津南区葛沽镇。
2004年底户籍人口108万人,常住人口135万人。
 

三、 天津滨海新区的空间布局
 
 
滨海新区总体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带”的交汇处,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和生态宜居的海滨新城,构成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形成七个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冶金产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产业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港物流区、化学工业区和休闲旅游区。
四、 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
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滨海新区可以发展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北方经济密集度和投资强度最高、交通网络最发达的地区,未来将形成强大的北京―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轴,成为京津冀的经济核心区。滨海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工业集聚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撑条件相对成熟,具有港口吞吐量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等发展经济的先天优势。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滨海新区将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发挥窗口和辐射作用。
滨海新区要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十多年来,天津滨海新区承接了国内外大量的产业和技术转移,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大量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滨海新区可以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研发转化基地。同时,滨海新区也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创新能力建设,逐步形成特色突出、与优势产业相适应的自主研发体系。
滨海新区可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滨海新区依托优良的港口条件,已发展为我国北方地区集港口、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区域,并客观上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贸易往来的前沿地带。随着综合运输网的不断完善,其服务范围可延伸至华北和西北地区。天津港是我国沿海综合性港口之一,也是集装箱的干线港,是京津两市的共同出海口。利用现有的发展基础,通过港口改造、功能完善等,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天津港可以逐步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五、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1.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经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各方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有了一个基本框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对外开放中也面临不少新问题,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仍是今后的重点任务。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探索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可以为全国提供有益的经验。
2.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提升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背靠京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是我国北方大陆桥的重要出海口,是京津冀都市圈的海上门户,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可以促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有效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3.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关键是要促进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开放条件优越,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必将带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沿海地区优化开发,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4.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入世后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国际经济,并将受到世贸规则的约束,原来特区和开发区等实施的一些优惠政策将逐步淡出。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措施,放宽外资准入门槛,扩大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竞争空前加剧。因此,在新形势下,坚持高起点和国际视野,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点,用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探索出一条区域创新发展的新路。
5.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发挥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特有的优势。滨海区位条件良好,交通设施健全,土地资源相对充足,近海油气等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同时,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特大城市,发展的潜力巨大。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可以进一步发挥天津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拓宽发展的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水平。
六、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重点
1. 进一步提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层次,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通过积极推行股份制,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引进外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通过不断完善引导外资的政策体系,将引进外资与促进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与增强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2. 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保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眼于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着眼于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区、功能区与周边农村地区一体化发展;着眼于打破城乡分治的管理体系,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
3. 加快培育要素市场,全面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以金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制度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要素市场能级。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对环渤海和北方地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进行土地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发展石油和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煤炭交易市场、优质钢材交易市场、航运市场,完善商品(服务)市场体系。
4. 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服务事业。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为重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为重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以重组改造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探索建立新型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为重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完善医疗卫生的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为重点,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5. 推进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要科学界定职能,理清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理顺政府机构和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七、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优惠政策
1. 从2005年到2009年,国家将给予天津每年10亿、共50亿元的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滨海新区开发建设。财政政策在保持现行体制统一规范的前提下,从2005年到2009年,每年补助天津10亿元,5年合计50亿元,专项用于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对于改善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 税收政策方面,在新区的规定范围56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除了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市技术产业园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出口加工区内已享受定期减免和15%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企业按现行政策办,对规定范围内的、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予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新区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政策,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加速折旧的政策。
3.  在金融方面,中央鼓励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支持其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进行改革,先行先试。同时,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为把天津建设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中国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天津港东疆港区设立保税港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4. 在土地方面,滨海新区获得了“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的“特权”,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收益分配、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调控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5. 国务院批准在天津港的东北部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后,中国批准设立的第二个保税港区,也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东疆保税港区将按照国际枢纽港、自由港及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和惯例,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实行国外货物入港保税,国内货物入港退税,港内加工产品不征收增值税,港内货物自由流通并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政策。在税收、外汇、船舶及人员等方面实行更为开放的管理模式和政策。目前现已吹填造陆6平方公里,到2007年将成陆13平方公里,2010年30平方公里港区整体成陆。其中东疆港区第一个码头项目――北港池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已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6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2300米,年设计吞吐量400万标准箱,2007年底建成投产。
八、 天津滨海新区试点改革的方案、措施
1. 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目标是:根据天津的城市定位和发展实际,努力建立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天津滨海新区的定位,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并以此提出了金融创新的三大构想: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进行试点;直接融资试点,渤海产业投资基金7月正式运行;在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上,滨海新区有望在一定区域实行一定额度内的人民币可兑换,引领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2. 外汇体制改革有望在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滨海新区将打造一个离岸金融中心,而非仅仅是离岸金融业务。离岸金融中心计划设在在东疆保税港区。离岸金融业务其实在滨海新区早已开展,多币种结算在新区已实现。滨海新区将在国家外汇局帮助下,进行一些改革试点,主要是企业按规定结汇改为意愿结汇,在一定区域实行一定额度内的人民币可兑换。可选择熟悉国际金融业务且操作功能强的国内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在东疆港区试办离岸金融业务,逐步扩展到滨海新区其他保税区域;在完善金融服务的同时,推动保险服务向货运保险与航运保险一体化发展;在东疆港区内,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外币自由进出,并逐步扩展至滨海新区。
3.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将联合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20个省市自治区、61家产权交易机构,建立全国跨度最大的区域性非上市公司股权流通平台,同时为一级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上市公司,承接一级市场的退市公司,共同打造中国的“产权板”。
4. 滨海新区正在积极向央行争取建立北方票据结算中心。随着以受理国际票据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瀛寰东润国际保理有限公司落户滨海,建立北方结算中心一事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 滨海新区为了提高大型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和竞争水平,必须有条件的允许大型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综合经营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金融控股公司,也可以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业服务部或附属非银行金融子公司。泰达控股成为我国第一家获批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业服务部或附属非银行金融子公司,将可能比金融控股公司更先行,这一业务将可能率先在渤海银行、天津市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可能包括保险、投资银行业务等,交通银行天津分行也将试水。
6.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已批准天津市率先进行额度为200亿元的产业基金试点。由6家公司发起的第一期50亿元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实收资本为1亿元本金的基金管理公司即将成立。余下的140亿还能成立两个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尚未确定是由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还是成立新的基金管理公司。
7. 适应建设国家级新区需要,滨海新区管理体制在变革中,经天津市委批准,天津市规划局、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天津市环保局等部门将在滨海新区设立分局,进一步加大对新区规划、土地、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协调、监督和服务力度。同时,为理顺基础设施建设程序,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滨海新区目前正在积极组建“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即由滨海新区管委会出资组建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承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承贷主体;由滨海新区管委会和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共同组建滨海新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由滨海新区管委会与天津市财政局共同组建滨海新区财务管理中心。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新区建设搭建融资平台,重点是搞好跨行政区和经济功能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以提高新区的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
九、 天津滨海新区的重点项目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国务院对滨海新区明确功能定位,滨海新区新一轮开发建设强势启动,对天津市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最直接的表现是上半年招商引资结构呈现新变化:一是大项目增多。上半年天津市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0个,占全市新批项目的16.8%,直接利用合同外资额25.50亿美元,占全市新批合同外资额的64.9%。二是外商增资多。全市有364家外商企业增资,占全部新批项目个数的67.9%。三是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速明显,领域拓宽。上半年天津市服务业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20.69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占全市的52.7%。除房地产外,还涉及港口、物流、管理咨询、软件开发和企业研发等多个领域。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也使国内投资者更加青睐天津,吸引利用内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1. 正在建设的十个重大项目包括五个工业项目,五个基础设施项目,预计总投资861亿元,今年完成投资230亿元。具体是:天碱搬迁项目、丰田新花冠及ZZ发动机项目、天铁板材基地项目、钢管公司三期扩建工程、天津纺织东移项目、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天津段)、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天津滨海机场扩建工程、天津港扩建工程、临港工业区滩涂开发工程。
2. 确保2006年全面开工的十个重大项目包括两个工业项目、八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948亿元,今年完成投资114亿元。
3. 天津空港加工区空客A320飞机总装线及配套产业用地基础设施项目,选址在临空产业区(航空城)的空客A320飞机总装线项目,将于今年10月举行奠基仪式,2007年9月前完成厂房建设,2008年交付首架飞机,空客A320飞机总装线项目预计投资50亿元人民币,加上改造、新建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预计在80至100亿元人民币。
4. 100万吨乙烯项目:该项目乙烯部分主要建设年产100万吨乙烯及下游60万吨裂解汽油加氢、60万吨聚乙烯等7套工艺装置。炼油部分主要建设1000万吨∕年常减压等9套下游装置,改造4套老装置。
5. 蓝星化工新材料基地:主要建设5.5万吨1,4-丁二醇、2.5万吨聚四氢呋喃、1万吨聚碳酸酯、20万吨有机硅4个项目。
6. 津滨大道工程:该工程总投资64.67亿元,线路自本市大沽南路外环线交口,经津南区、塘沽区沿津沽一线与中央大街相连,止于海滨大道,全长39.9公里,设计标准为双向八车道。
7. 港城分离道路改造工程:对海滨大道(疏港二线至京津塘高速公路三线)21.2公里段进行改造,新建京津塘二线收费站至疏港二线10公里的联络线,全线设互通立交7座,实现港城交通分离,高速公路直接进港。
8. 滨海新区核心区路网工程:包括全长55公里的新区中央大道,为双向六车道。北至汉沽区汉北路,南至大港区海景大道,为新区标志性道路;新区西中环及延长线,全长40公里,设计标准双向六车道。
9. 蓟港铁路扩能改造:对现有蓟港铁路北塘至东大沽段进行扩能改造,线路全长52公里。该线路将与大秦线相连接,为大秦线添加新的入海口,增强天津港集疏运能力。
10. 北疆电厂项目:建设2台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配套海水淡化能力20万吨∕日。项目投产后将年新增发电量110亿千瓦时、增加原盐产量45万吨。
11. 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建设30万吨级原油卸船码头1座及相应配套措施,设计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
12.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总面积为10余平方公里,一期建设3-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于家堡、响螺湾、东西沽、蓝鲸岛等地区的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13. 津汕高速公路天津段:该线路起于本市外环线,止于大港区太平镇,全长52公里,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
14. 新港船厂明年搬迁到塘沽区临港工业区,工程计划投资达70亿元。整个搬迁及建设工程预计2011年前后完成。据了解,搬迁后的新港船厂占地面积260万平方米,相当于原船厂的5倍。按照规划,新厂将设计建造50万吨级船舶船坞一座,成为中国最大吨位的船坞之一。此外还将建设一座修造兼用的30万吨级船坞,以及15万吨级和5万吨级修船坞各一座。新港船厂50万吨级的船坞能建造国际超大型船舶,使该厂进入中国最大造船企业行列。
15.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向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项目提供25亿元贷款。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坐落在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规划用地面积184.1公顷,总建筑面积106.36万平方米,含棉纺织、新型毛纺面料、高档针织服装、特殊印染后整理、服装、绿色生态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差别化锦纶纤维等十个项目板块,全部采用“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装备,总投资46.6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开工14个项目,开工面积52万平方米。其中,尼彼欧服装、棉纺织、白玫瑰针织服装等7个项目已相继竣工,实现投产运行。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5.5亿美元,实现利税5.6亿元人民币。
   
十、 天津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
天津市委、市政府为了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同时,为滨海新区发展提出新的目标:这就是“立足天津,辐射‘三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建成现代化的世界性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
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对天津,而且对推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新区具备了诸多发展优势和潜力。
1. 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地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拥有“三北”辽阔的辐射空间。
2. 交通优势:滨海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是连接海内外、辐射“三北”的重要枢纽。同时拥有跻身世界20强深水大港的天津港,是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滨海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和北方航空货运中心。
3. 资源优势:在滨海地区有1199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的荒地、滩涂和少量低产农田。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98亿吨,其中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2亿吨、天然气近2000亿立方米。
4. 工业基础优势: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与加工基地。电子信息业名列全国前茅。海洋化工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石油套管产量跻身世界四强。
5. 体制创新优势:滨海新区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一批功能经济区,已经建立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通晓现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
 



附件一:
国务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国发〔2006〕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为了更好地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意义
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促进这一地区加快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使这一地区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释放潜能,增强竞争力。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北”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点,用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出一条区域创新发展的路子。
二、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发挥优势,坚持高起点、宽视野,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突出发展特色,改善发展环境,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推动新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带动天津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突出发展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用改革开放促开发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持增强服务功能,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切实发挥土地对经济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全面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主要任务是:以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全国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进一步完善研发转化体系,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综合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区域服务能力,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建设若干特色鲜明的功能区,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采取有力措施,节约用水、集约用地、降低能耗,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搞好环境综合整治,维护生态平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和谐。推进管理创新,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
三、切实发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解决当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相结合,不断拓展改革的领域,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近期工作重点是:
——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本着科学、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地管理改革。在有利于土地节约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土地收益分配、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调控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试验。
——推动天津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适应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新体制、分步实施的原则,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天津港东疆港区设立保税港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整合。
——给予天津滨海新区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对天津滨海新区所辖规定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比照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优惠,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加速折旧的优惠;中央财政在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予以专项补助。
四、认真做好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各项工作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主要靠天津自身的力量和加强区域合作,国务院有关部门也要采取有力措施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关方面要加强对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研究建立必要的协调和协作机制。天津市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全面分析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精心筹划,周密部署,通力协作,使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顺利有序推进,并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要进一步研究,细化完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金融、土地改革等专项方案,并按照有关工作程序报批后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要认真研究解决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各有关方面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统一认识,同心协力,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局面。
国务院
二○○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附件二:
发改委就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问题答问
5月26日,《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正式印发。为便于大家准确理解《意见》的有关规定及政策背景,中国政府网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
问: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答: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1994年至2005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20.6%的速度增长,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8.63亿元(是浦东的76%),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70多家在新区投资。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重视滨海新区发展,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时就指出:“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的荒地,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先后对滨海新区的发展作过重要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
问:新时期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新时期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经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各方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有了一个基本框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对外开放中也面临不少新问题,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仍是今后的重点任务。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探索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可以为全国提供有益的经验。
二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提升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背靠京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是我国北方大陆桥的重要出海口,是京津冀都市圈的海上门户,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可以促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有效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关键是要促进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开放条件优越,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必将带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沿海地区优化开发,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四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入世后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国际经济,并将受到世贸规则的约束,原来特区和开发区等实施的一些优惠政策将逐步淡出。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措施,放宽外资准入门槛,扩大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竞争空前加剧。因此,在新形势下,坚持高起点和国际视野,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点,用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探索出一条区域创新发展的新路。
五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发挥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特有的优势。滨海区位条件良好,交通设施健全,土地资源相对充足,近海油气等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同时,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特大城市,发展的潜力巨大。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可以进一步发挥天津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拓宽发展的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水平。
问: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如何确定的?
答:《意见》中提出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滨海新区可以发展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北方经济密集度和投资强度最高、交通网络最发达的地区,未来将形成强大的北京—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轴,成为京津冀的经济核心区。滨海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工业集聚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撑条件相对成熟,具有港口吞吐量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等发展经济的先天优势。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滨海新区将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发挥窗口和辐射作用。
二是滨海新区要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十多年来,天津滨海新区承接了国内外大量的产业和技术转移,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大量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滨海新区可以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研发转化基地。同时,滨海新区也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创新能力建设,逐步形成特色突出、与优势产业相适应的自主研发体系。
三是滨海新区可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滨海新区依托优良的港口条件,已发展为我国北方地区集港口、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区域,并客观上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贸易往来的前沿地带。随着综合运输网的不断完善,其服务范围可延伸至华北和西北地区。天津港是我国沿海综合性港口之一,也是集装箱的干线港,是京津两市的共同出海口。利用现有的发展基础,通过港口改造、功能完善等,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天津港可以逐步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问: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请问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设想是什么?
答: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天津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这一方面赋予了天津滨海新区很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对天津滨海新区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更是对天津滨海新区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快天津滨海新区整体上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对于贯彻中央加快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带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周密设计方案,不仅要有利于解决其自身面临的问题,而且要为全国改革提供示范。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进一步提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层次,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通过积极推行股份制,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引进外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通过不断完善引导外资的政策体系,将引进外资与促进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与增强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保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眼于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着眼于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区、功能区与周边农村地区一体化发展;着眼于打破城乡分治的管理体系,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
三是加快培育要素市场,全面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以金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制度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要素市场能级。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对环渤海和北方地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进行土地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发展石油和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煤炭交易市场、优质钢材交易市场、航运市场,完善商品(服务)市场体系。
四是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服务事业。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为重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为重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以重组改造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探索建立新型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为重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完善医疗卫生的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为重点,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五是推进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要科学界定职能,理清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理顺政府机构和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除上述重点改革任务外,为更好地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还应着力研究和推进以下相关改革:
加快建立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环境。深化外贸、外汇体制和口岸体制改革,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完善利用外资的政策,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
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改革。着眼于完善各类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公平保障和有效减少收入差距的机制;着眼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层次和水平;着眼于建立起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健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通过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的财税金融政策、健全资源节约监管制度,建设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区,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经济调节机制、环境监管体制、公众参与机制,健全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发表于2006-08-09
今夏天津是一个亮点。 

在滨海新区,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安家落户100万吨大乙烯工程破土动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签订协议…… 

曾经创造辉煌的天津,十几年艰苦奋斗的天津,迎来了新的难得的机遇。 

5月,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关问题意见。“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构想进入实施阶段。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审定天津滨海新区的长远发展问题,对于一个区域发展如此重视,仿佛是当年的深圳、浦东。 

天津人格外激动和兴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说:“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标志,我们又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天津破解难题,走出困境,靠的是走科学发展之路;天津开创新局,开辟新路,必须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多年实践证明的一个深刻道理。” 

“三、五、八、十”几个简单数字,记录着天津新旧交替的历史嬗变。十年奠定基础,为的是实现更大跨越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样一个重大决策,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天津。此时,蓦然发现,10多年默默奋斗的天津,发生了巨变,也积聚了巨大能量。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然而,城市破旧、国企集中、产业单一、设备陈旧、机制不活的矛盾,在上世纪80年代集中反映出来。和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相比,天津显得有些疲惫,有些沉重。 

但天津从未沉寂,而是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埋头苦干,用了10年时间打基础、攻难关,度过了困难,平实之中见真功夫。 

人们还记得,1994年年初,天津确定了“三、五、八、十”的四个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就是到1997年,提前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五”就是在5到7年内把全市2公顷以上的成片危陋平房改造完。“八”,就是用8年把国有大中型企业嫁接、改造、调整一遍。“十”,就是用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框架。 

到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工业企业厂龄在40年以上的占80%,50年代以前的生产设备占60%以上,资产负债率75%,一些企业生存极其困难。 

在8年嫁接、改造、调整中,天津工业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企业的调整改造有机结合起来,从救活一家企业到振兴一个行业;从引进资金、技术到形成一个个拳头产品。一批高能耗的设备最先被淘汰,一批高污染企业相继被关闭。 

伴随着产业、产品、组织、资本以及工业布局的结构性调整,以电子信息、汽车、现代冶金、精细化工等为代表的六大优势产业群逐渐形成,新建十二大产品基地使“天津制造”声名远播。 

可以说,没有8年的嫁、改、调,没有工业向滨海新区的东移,就没有新区先进制造业优势产业群及产业链的成长。 

盘活国有老企业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一向求真务实的天津人,不追求轰轰烈烈的场面,也没有大张旗鼓的造势,始终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蓄积了发展后劲。 

天津的老而旧、大而破曾经给人留下突出印象。 

到1993年底,市区共有占地2公顷以上的成片危陋平房738万平方米,近1/4的老百姓居住在破旧的平房区。住房问题成为天津百姓第一难。 

危陋平房改造,难度大、风险多。张立昌说,党的宗旨意识要靠一件一件的实事来体现,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要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的大多数群众。天津市的领导同志心系群众冷暖,在多次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危改的总体思路:以危改为契机,带动土地开发利用和城市的合理布局规划,带动天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把天津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市民安居宜居的城市。 

仅仅6年,津门发生了巨变。陋屋之处起广厦,窄巷无影变通途。一个个危改难点在天津版图消失, 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新楼,一片片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小区。 

始于1994年的危旧房改造工程,累计拆除各类危陋房屋1924万平方米,59万户、183万群众的住房条件得以根本改善。 

改革孕育生机活力,变化促进更大发展。在新与旧的转换中,老城区支持新区,新区带动老区,新老并举,共同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天津滨海新区的创业故事生动演绎了什么是“又快又好” 

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带,包括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方最大的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3个功能区和塘沽、汉沽、大港3个行政区以及东丽、津南区的部分区域,整合为统一的开发建设区域。 

早于滨海新区建设10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就奏响了开发开放的序曲。1986年8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时指出:“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今天,人们展开滨海新区建设蓝图时不能不钦佩20年前邓小平的远见卓识。 

回顾这段历史,谈起创业的艰辛,曾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叶迪生感慨万千。当时,在全国14个开发区中,选址长芦盐场的天津开发区条件最为恶劣。缺钱,缺项目,不熟悉国际经济,一无所有的开发区万事开头难! 

但,天津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建设思路。 

吸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到这片盐碱地上投资绝非易事。1988年,应邀访美的叶迪生在摩托罗拉公司总部第一次看到“大哥大”。主人让他往中国打电话,一拨,居然通了。这位半导体专家十分激动:眼下中国人家里安部座机都难,如果这种无绳电话落户天津,其意义不言而喻。 

今天,我国生产的每4部手机中,就有1部产自天津开发区。1992年在开发区投资建厂的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摩托罗拉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累计生产手机2亿部。除30%销往中国市场,70%出口欧美国家。在开发区盐碱地上成长的摩托罗拉犹如一只硕大的金鸡,源源不断地产下一枚枚金蛋:投资额从1.2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年销售额从几千万增至90亿美元,吸收1万名员工就业,天津170家配套企业为它供货。去年,摩托罗拉公司从天津采购的配件就达8亿美元。 

成立仅仅3年的天津一汽丰田汽车公司,现在已经年产轿车22万辆,平均2.1分钟就有一辆下线。这里投放了威驰、花冠、皇冠、锐志4款系列产品,完成了从经济型轿车到中高级轿车的产品升级,员工也从800人增至7200人。为满足市场需求,与二厂相邻的三厂正在加紧建设。公司及配套企业在天津的直接投资超过100亿元,有力促进了天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从摩托罗拉、丰田汽车到雅马哈、百事可乐、LG、三星系列,天津开发区已形成以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为特色的支柱产业。 

“十五”期间,开发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速保持25%以上。单位土地面积产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劳动生产率、企业销售利润率等指标一直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综合指标连续8年位居榜首。 

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缩影,也是天津十余年来形成“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 

“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人们瞩望天津,期待滨海新区成为又一个“增长极” 

南有珠三角,中有长三角,北有环渤海,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带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如今,国家促进区域发展的又一粒“战略棋子”落子滨海新区意味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 

天津是全国的天津,滨海是全国的滨海。 

“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天津市长戴相龙说,“把滨海新区作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寄予厚望,同时也把滨海新区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交给了天津。” 

从滨海新区规划建设展馆巨大的沙盘上,可以看到,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背靠京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是我国北方大陆桥的重要出海口和京津冀都市圈的海上门户。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北方经济密集度和投资强度最高、交通网络最发达的地区,未来将形成北京—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轴,成为京津冀的经济核心区。沿这一发展轴,单程时限30分钟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等快速通道正在施工,京津拥有共同的出海口,互动与联系更加紧密。 

以天津为中心画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圆,所涵盖区域包括中国东北和华北、日本、韩国、俄罗斯的远东部分,都属于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前沿。去年天津口岸进出口货值819.3亿美元,跃为全国口岸四强之一;今年上半年达到46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北京出口总值的42%,河北的59%,山西的50%,内蒙古的38%,都是从天津口岸运往世界各地的。 

作为加快环渤海地区发展的“战略启动点”,只有跳出天津,增强“国家思维”,扩大“区域视野”,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意义。 

全国看天津,天津怎么办? 

新的世纪,新的跨越,天津选择了更高的起点,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03年底,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业已实现。2005年达到了4328美元。第二步,从2004年始,用3—4年时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第三步,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 

天津,搭上“国家战略”的快车,再圆“北方经济中心”的梦想,已不遥远。 

“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以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全国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 

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不仅解决滨海新区自身面临的问题,而且要为全国改革提供示范。这既是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要的任务,也是中央给滨海新区最大的政策。 

站在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巨人般屹立的龙门吊和堆积如山的集装箱,展示着现代航运、物流的威力。 

海风、阵雨带来丝丝凉意,放眼望去,约千米远的对岸,东疆港区的围海造陆工程正在紧张进行。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保税港区就在这里,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业务,东疆保税港区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服务和辐射区域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国家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地管理改革。在金融、土地两道“闸门”需要滨海新区“破题”,探索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 

今年2月16日,第一家总行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开业,它是公司治理结构创新的产物。在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第一家在设立阶段就引进境外知名金融机构渣打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渣打银行派出100多名业务骨干直接参与各个部门的组建,渤海银行建立起独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让所有权力都受到制约。渤海银行还第一家在设立阶段就吸收私营企业和自然人参股,保证了市场化的机制。 

国务院批准国内第一支数额较大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即将在天津设立。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和创新试点,立足于建立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最近,天津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环保局等部门相继在滨海新区成立分局,加强对规划、土地、环保等各方面的统一协调和领导,探索改革土地规划编制体系、土地利用管理和考核办法,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的调控能力。 

至7月底,天津完成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明后两年行动计划,金融、土地、科技等专项改革方案的初稿,力争在深化企业改革、加快金融等体制改革和创新、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等十个方面重点突破。 

1998年,天津一场遍及全市的创新大讨论,推动了观念、体制、机制的转变。如今,改革攻坚、创新突破,一场有声有色的活剧正在滨海新区上演。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在谈到新区的任务时说,“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新区的灵魂。新区发展的历程,就是深化改革、锐意创新的历程。” 

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的天津原本是一片退海之地,勤劳智慧的海河儿女在这里建起了城市、港口,创造了历史与文明。今天,沧海桑田的遗迹景观犹存,与大海相关的美丽神话仍在流传。天津人民正在渤海湾畔,打造经济腾飞的航母。 

劈波斩浪,风满征帆,天津这艘巨轮正驶向宽阔无垠的海洋。
上一页|1|
/1页